动画目录
我不是二次元:D
现在才发现如此好用的软件,用用用
时过境迁,当时怎么看的已经忘记了。现在我的问题变成了:什么是llm的对齐?vlm也有对齐吗?怎样实现对齐的?从这篇文章出发的话,我应该怎么做 重看论文(1)
看完一篇文章之后还能记得多少
最好早点写一篇屎山论文出来体验一把感觉
看related works每个小标题有三个要素 - 前人的工作:看到先前的工作已经表明……反正一定要有一个结论,这个结论要用很多工作验证。 - 问题,有时候也没写出来问题,隐晦地表示我们在前面的方法上做了改进。也有可能不是问题,拿来用一下 - 自己的解决方案
提问的时候可以从下面四个要素入手:知、因、法、果”四个提问维度 -
概念/定义:先搞清楚名词或术语的意义。 -
原因/动机:为什么存在这个机制,它解决了什么问题。 -
机制/方法:实现原理或操作步骤。 -
效果/影响:结果或后果,以及实践中的体现。
另外还可以有的: -
范围/边界:这个问题适用的场景或条件是什么?
- 比较/对比:和其他机制或方法相比,有什么不同? -
例子/案例: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概念。 -
潜在问题/局限:这种机制可能有什么限制或副作用? -
操作性/可实践性:怎么应用或验证?
怎样回复修改意见: 1. 先说大概做了什么修改 2. 然后具体改了什么
如果说缺乏理论,文章里面可以加,字数少一点没关系
看文献之前要抱有一个问题,也可以说动机,我想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什么,感觉我就是这方面概括不起来。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会好,最终要回到一个思考:我要怎么做。 散着看也行但是不能作为目的说
一、什么是“7 步追问法” "7 步追问法" 是一种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,旨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,并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。它包括以下七个步骤:
Step 1:5W描述问题
在这一步,你需要回答问题的基本问题,即什么(What)、为什么(Why)、谁(Who)、如何(How)、在哪里(Where)。这有助于明确问题的范围和背景。
What(什么):明确问题是什么。这是问题定义的起点。 Why(为什么):探究问题的原因和动机。 Who(谁):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或受众。 How(如何):思考如何解决问题,可能需要哪些方法和策略。 Where(在哪里):问题是否在特定地点或环境中出现,需要考虑地理因素吗? Step 2:追问动机
这一步鼓励你深入了解问题的原因和动机。为什么问题存在,是什么驱使问题的发生,这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根本原因。
Step 3:挖掘本质需求
在这一步,你要探究问题的根本需求是什么。这有助于确保你聚焦在问题的核心,而不只是解决表面问题。
Step 4:决策人最在意的因素
你需要理解与问题相关的利益相关者,特别是决策人,最关心的因素是什么。这可以帮助你确定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先级。
Step 5:决策人可以忍受的因素
这一步有助于明确决策人愿意容忍的限制和不确定性,从而确定解决方案的可行性。
Step 6:有哪些替代方案
你需要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案,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
Step 7:把定义好的问题再拆分为 N 个小问题
最后,你需要将整体问题分解成更具体的子问题,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解决。